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9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1036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22篇
地球物理   808篇
地质学   2142篇
海洋学   1103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8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41.
小天井锰矿是滇西地区最大的锰矿床, 产于滇西上三叠统松桂组碎屑岩建造中, 由氧化锰矿石和碳酸锰矿石组成, 矿石成份较单一。碳和氧同位素的特征揭示了成矿物源的多来源及成矿的多阶段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属轻稀土富集型。鹤庆锰矿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三叠纪诺利期盐源—丽江盆地中的丽江凹陷带之内的一个次级叠加盆地。盆地和成矿作用受控于同生断裂活动。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42.
石油地质学是国家石油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石油安全的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石油地质学来源于实践。但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仅仅依靠归纳和总结来自实践的认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石油地质学在科学层面的理解和掌握。从沉积层获得的有关构造、生油、储层方面的知识无法全面解释在结晶基底和火山岩中发育油气藏的事实,而最新揭示出金属、非金属矿床、油气藏与深部构造和深部流体存在密切关系,为我们发展石油地质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上存在甲烷湖的事实告诉我们,石油地质学的不仅仅是地质学问题,更是天文学问题。所以,及时吸收消化各学科最新成果,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地质学,已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43.
对玄武湖实施清淤引水、藻华治理、种群恢复等措施前后的水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淤引水工程可短时间内降低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但从长期效果分析,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并未显著改善.藻华治理能在短期内有效抑制水体中的蓝藻水华,治理后水体各项指标均有提升,水生植物种群得以恢复,是短期改善水体水质的有效方式.在种群恢复阶段与往年相比,水体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持续时间更长,是一种理想的湖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44.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类储碳效率很高的特殊陆地生态系统,其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近1/3,对全球碳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20余年,北半球大范围的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呈显著增升趋势。普遍认为与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大规模释放溶解有机碳有关,但其驱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经提出的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45.
C_4植物的出现与全球环境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C4 光合作用途径 (C4 植物 )的出现和随后的扩展 ,是发生在新生代晚期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是晚新生代全球环境演化的产物。C4 植物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 ,又通过食物链 ,影响了动物 ,特别是食草动物的演化。以C4 植物为主的干草原环境甚至与人类的起源有着某种成因上的联系。C4 植物的出现对中新世以来全球环境变化和现代环境格局形成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文中就C4 植物出现和扩展的时间、C4 植物的分布和生态特征、C4 植物出现的环境背景、构造运动 ,特别是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以及由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发的侵蚀作用和大气组分变化及其与C4 植物出现的联系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文章还介绍了中国北方现代草本植物的δ13 C值的最新研究结果 ,并就草本植物δ13 C值与环境参数之间可能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动物油脂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模型开展古代样品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可细化脂肪来源,有助于探究动物资源的加工利用、相关载体的使用功能及先民饮食策略,从而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提供重要信息.目前该模型已得到国外诸多地区现代动物样品的验证,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尚不明晰.文章对陕北地区石峁遗址和高家洼遗址...  相似文献   
947.
948.
东北平原土壤碳库构成具有典型特征: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由西部盐碱化、沙化平原向东部低山丘陵增高的趋势,由南向北显示增高趋势,无机碳密度(SICD)具有由西部盐碱化、沙化平原向东部低山丘陵降低的趋势;土壤碳库仍以有机碳为主,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56.14%~94.03%,有机碳和无机碳所占比例差别较大;有机碳与总氮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无机碳与CaO呈较强相关性,二者与SiO2均呈较强的负相关性,表明土壤碳库受土壤组成及类型控制最为明显;土壤质地、pH值及其他土壤性质对土壤碳库也具有较大影响,有机碳及无机碳含量与pH值关系的散点图表现为“马鞍型”,但是形状存在微小差别,土壤无机碳含量受碱性条件控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9.
Household consumption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proportion of all energy consumption,and i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2 emission. But household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are often overlooked in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 status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were reviewed. On this basis, the main aspects and direc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research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should focus on three aspects in the future: ①The impact of income, consumption levels and other factors on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 ②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carbon emissions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 ③The structure and source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 In future research, there are four issues which need in-depth study: ①Index and models study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②Impact of demographic change on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③The path of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and green urban lifestyle;④The relevant policy research of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相似文献   
950.
河流有机碳输出是北极碳循环的重要组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利用ArcticGRO的径流及有机碳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7年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有机碳输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3大河流的年均有机碳输出总量约23 Tg,其中溶解有机碳(DOC)输出约18.55 Tg,占北极地区50%以上,接近颗粒有机碳(POC)输出的4倍。2009—2017年间的年均DOC输出量较1999—2008年存在较大差异,鄂毕河增加18%,叶尼塞河下降13%,而勒拿河增加了近70%。春、夏两季有机碳输出总量占全年85%以上,春季为有机碳输出高峰期,而在鄂毕河流域春、夏季贡献率相当。各流域河流有机碳输出特征不同且具有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径流、冻土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其中,DOC输出总量在年际与季节性变化特征上均与径流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随径流增加DOC浓度也相应增大;而多年冻土也因类型及分布差异对河流DOC与POC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下的北极河流有机碳输出特征及影响要素,有助于深入理解北极河流有机碳输出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综合响应,为揭示气候变化下的北极碳循环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